番禺:“五环紧扣”筑起防汛立体屏障
今年以来,番禺区高度重视防汛工作,抓实“清篦子、通管网、开排口、预腾空、强布防”五个关键环节,力促防汛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清篦子,筑牢防汛“前哨防线”。建立雨水篦子常态化巡查清理机制,对辖区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圈周边等路段的雨水篦子进行全面摸排,重点巡查夜经济活跃区域的雨水篦子,逐一清理篦子及周边的落叶、淤泥、碎石、塑料袋、食物残渣等;强化重点时段雨水篦子清理,严格落实雨前、雨后“一雨两清”,重点路段安排专人做好降雨期间的清理工作。累计已清理雨水篦子272895个。
清理雨水篦子
二是通管网,畅通城市“毛细血管”。按照“清一遍、查一遍、修一遍”的原则,对全区范围现有排水设施开展全面的管网排查、清淤、检测和修复,对重复积淤较多的重点雨水管道及区域内污水管、合流管实行深度清疏,确保管网畅通;联合区城管局、镇街、排水公司等单位对雨水沟渠、排水管网等开展常态化清疏维护,完成雨水篦子联通管清疏31879段,清疏管网3760.91公里,其中易涝点周边管网263.46公里。
开展管网清疏维护
三是开排口,消除防汛“闸门瓶颈”。创新提出系统化治理“九步曲”做法,紧抓管网定性、现场摸查、问题整改、完善一张图等关键环节,对全区1001个排水分区落实“连片专治”,坚持标本兼治,力促排口常态化打开。全区共有雨水排口4067个,现已打开排口3531个,其中雨水排口3262个、拍门124个、闸门145个,打开率86.8%。常态化开启了贵涌、沙墟涌、明经圩涌等一批“以前一直想打开却长期无法打开”的截污闸,不仅消除了污水溢流的风险,而且大大降低内涝风险。 四是预腾空,扩容防汛“蓄排空间”。持续关注天气状况,每逢暴雨或“台风”来临前,科学调度河涌泵闸运行,利用外江退潮有利时机,组织并督促检查各镇街及相关水管单位落实全区11座山塘、5座水库、217条内河涌预腾空工作,为雨水排放预留空间;全面检修抽排设施,确保设施完好,及时启动抽排,防止水位顶托,有效降低内涝风险。 五是强布防,织密防汛“应急网络”。强化跟踪已治理水浸点的效果核验,对存在内涝风险点制定并完善“一点一策”方案,强排设施提前布防到位,视积水情况及时实施排涝。同时发动镇街、网上投注app
项目施工单位积极参与应急抢险工作,充实抢险力量。全区已配置应急抢险人员538人、车辆99台、各类防汛抢险设备96台,视雨情随时到位,确保出现积水情况第一时间有效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