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上投注app > 图片新闻

守护碧水清流 绘就绿美画卷


文章发布日期: 2025-07-31    来源:花都区网上投注app 局

  花都区网上投注app 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水兴水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代治水方针,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市、区总河长工作部署,高位推动网上投注app 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服务乡村全面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大局。

  2025年7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省生态环境厅对在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予以通报表扬,花都区网上投注app 局荣获“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称号。成绩的取得,源于五个方面的扎实举措。

  党建引领,高位推动

  市委、市政府领航攻坚,把农污治理工作纳入“百千万工程”硬仗任务,印发《广州市贯彻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高水平推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方案》,提供技术指导,安排市级奖补资金资金支持花都区农污建设。区委、区政府全力攻坚,落实区级保障,在区推动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领导下,成立工作专班,分管负责人每周专班调度,深入现场实地调研,进村入户听取意见,压茬推进各项工作。

  多方发力,协调联动

  在区农污工作专班统筹下,区网上投注app 局强化统筹协调,全力推进农污治理提升;各镇街落实属地责任,抓细抓实各项工作;区属各部门在资金保障、流程审批、项目配套建设等方面联动配合,合力加快工程推进;市水投集团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投身于赤坭镇农污治理提升;村社居民全过程参与规划、建设、验收、运维、监管、后评价等全链条过程,让群众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中提升参与度与幸福感。

  攻坚克难,久久为功

  花都区于2008年启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征程,已历经17年。2008-2024年期间,累计建成农污管网1513公里、小型集中式农污设施169座,惠及农村人口82.5万人,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自然村全覆盖,达成“基本看不到污水横流、基本闻不到臭味、基本听不到怨言”的“三基本”治理成效,实现设施有效运行率达95%以上,行政村、自然村治理率达100%的工作目标。

图片1.png

▲狮岭镇马岭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以“生态、低碳、智慧、长效”八字方针为引领,为乡村文旅产业发展提供支撑,通过智慧化平台实现水质在线检测,设施远程监控,助力水经济发展。

  长效管护,数字赋能

  深化构建并严格落实“区级监管、镇街主责、村社参与、专业运维”的四级运维管理体系。一是推动农污运维(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精细化)“四化”改革,择优选取专业企业统一开展花都区农污运维工作;二是市、区网上投注app 部门开展对农污设施运维管理效能评价,确保设施运行正常,提升运维水平;三是探索智慧化管理,逐步建立完善“智慧+”机制,搭建以大模型、大数据为底层架构的智慧化综合管理平台,逐步替代人工巡检。

图片2.png

▲狮岭镇联星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结合马岭水库优美的水环境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增设智慧控制井,尾水回流系统等,出水稳定达标,设施出水回用于周边绿化灌溉以及垃圾回收点清洗等,既节约用水,又减少污水排放,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典型引路,打造样板

  花都区以“生态、低碳、智慧、长效”八字方针为引领,“系统化、标准化、生态化、资源化、智慧化”的“五化”措施推进,通过机制、模式、技术的全面创新,精心打造狮岭镇马岭村、狮岭镇联星村、炭步镇塱头村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花都经验”,讲好花都农污治理故事,在超大城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之路上走出花都特色。

图片3.png

▲炭步镇塱头村生活污水治理示范点。结合市政公配管网完善情况,从小型集中式农污设施处理模式优化调整为纳厂处理模式,因地制宜将提升泵站与村庄风貌,村庄特色元素充分融合,为村民打造生态休闲空间。

  花都区网上投注app 局将持续保持奋进姿态,巩固深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成效,深化长效运维机制运行,以碧水清流擦亮乡村生态底色,为绘就花都绿美生态新画卷、赋能“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贡献更澎湃、更坚实的网上投注app 力量。

相关附件